北京李大钊故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 号, 1920 年春至1924年1 月,李大钊及家人在此居住近四年,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北京李大钊故居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始人的重要活动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这里见证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是他简朴生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真实写照,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2007 年4 月28 日,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80 周年之际,北京李大钊故居正式向社会开放。故居复原陈列展现了李大钊及家人居住时的原貌,由堂屋、夫妻卧室、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共13 间文物建筑组成。《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包括“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实践的开拓者”等五个部分,展示了李大钊在此居住的四年中从事的革命实践活动、宝贵的思想理论遗产及崇高的人格风范。
北京李大钊故居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中小课程教学活动实验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等称号。
参观信息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 9:00-16:00
预约方式:可通过“北京李大钊故居”微信公众号预约
官方网站:www.lidazhao.org
1.一架旧风琴
西厢房既是李大钊的书房,也曾是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这种情况,一直到后来党组织在陶然亭慈悲庵有了固定活动的地点才改变。
推开西厢房的屋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架老式风琴。据李大钊长女李星华回忆,因为李大钊在此是租住,所以经常去故居东边头发胡同的小市场淘一些旧家具和旧书。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李大钊带着长子李葆华和李星华在一个拍卖行里淘了一架风琴。回家后李大钊将那架风琴摆放在书房的西墙下,亲自到厨房打了一盆水擦了又擦,把琴擦得乌黑锃亮,像新的一样。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李大钊常将子女召集到西厢房教他们唱《少年先锋队歌》和《国际歌》,对他们进行教育。在刮风下雨的时候李大钊经常用雨声和琴声掩盖他们唱革命歌曲的声音以防别人听到,用雨声和琴声掩盖他们召开重要会议的声音以防敌人窃听。
2.月薪表
李大钊同志一生艰苦朴素,无私奉献,一心为人民,一心为革命。同时代的人曾这样描述他:“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
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刚开始每月薪水为120 块银元,后到180 块,又因他担任多所院校的教授,再加上稿费等,每月收入可达300 块银元。按当时的物价折算,两块银元可以买25 公斤面粉,李大钊两个月的收入就可以买下一处这样的小院子。然而,李大钊的家却非常清贫,夫人赵纫兰为每日买米买菜的最低生活开支而发愁。
据后来统计,李大钊每月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用在革命事业上,剩下的一部分经常接济贫困的进步学生。校长蔡元培知道此事后,要求学校会计课(科)的同事,每月将李大钊的一部分薪水直接交给赵纫兰,以便她安排度日之用,防止家里揭不开锅。尽管如此,李大钊还是生前没有任何积蓄,身后极其萧条。 “仅存一块银元”,这就是《晨报》关于李大钊牺牲后家庭生活情况的真实报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