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求“年新”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5-02-05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告别旧岁,有人在算“年薪”,一年收入多少、开支几何;有人在算“年新”,盘点知识、事业、品德有何长进。新春已至,我们既需要算好“年薪”账,期盼过上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做好“年新”预算,在新的一年里各方面有新的进步、新的收获。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古代先贤有关“日新日进”的论述数不胜数。“汤以日新为三省,孔以日新为盛德”。前者见于《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后者见于《周易·系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其意都在告诉人们,“新”是天道,更是人道。天道运行不止,处在天地间的人怎能不循道而行,与新偕行、日新又新呢?
深受中国青年敬仰的革命先驱恽代英,主张人生在世“每日须辟一新境界”,并指出:“无新境界,则自信力薄弱,气魄日小,即固有境界亦不能保。”这新的境界,就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一种求新求变的开拓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具备日新日进的境界和追求,在长年龄的同时努力求“年新”,不虚度年华、不空耗此生,以日拱一卒的积累,实现每年登高一步的成长。
学习上求“年新”。古人常常将博学多识的人称为“博物君子”,认为此类人因为知识渊博,可以“见微而知清浊”。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该成为此类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过去读几年书可以用一辈子,如今只有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树立努力学习、随处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坚持用新的知识丰富头脑、充实自我,不断拓展视野的宽度、积累学习的厚度、延伸人生的长度。这样才能在干事创业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用所掌握的知识、涵养的素质、过硬的本领,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
事业上求“年新”。我们所处的时代,到处充满了活跃的创造,到处缤纷着创新的魅力。那些与时代同行的“弄潮儿”,总是以奋斗的姿态与“新”同行、奋力创新。前不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耀称号的单杏花,带领团队致力于我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20余载,以铁路“售票之变”引领亿万旅客出行之便,为我们树立了岗位创新的楷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像立于时代潮头的时代楷模那样,立下创新之志、打牢创新之基、激发创新之勇、汇聚创新之力,才能立足平凡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创造性、创新性工作业绩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道德上求“年新”。“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难免不犯这样那样的过错和失误。党员干部应常与党规党纪对表,常与先进榜样对照,检视自身,剪一剪“歪枝病叶”,清一清“灵魂污垢”,以正心铸信仰,以修身塑品格,使自己的内心日日强大、境界日日提升,实现从“独善其身”到“修己以安百姓”的人生跨越,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带动社风、民风的“年新”,让我们的社会尽显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景象。(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