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纪委监委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检查植保站帮扶农业基地情况。陈丽鹏/摄
丰台区王佐镇佃起村纪检委员在田间地头询问春耕复产工作进展情况。李承橙/摄
进入3月,在丰台区王佐镇佃起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已是一派复耕播种的繁忙景象。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尽管疫情防控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但抓好春耕春种,恢复农业生产秩序,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是当前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丰台区纪检监察组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农业生产保障政策措施,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梁立柱是佃起村负责农业生产的村干部,春节后天气渐暖,他却对着空荡荡的耕地犯愁:“因为疫情,商铺关门,农资运输不畅,大伙出门耕作又担心个人安全,眼看就要耽误农时了。”
为把疫情对春耕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镇纪委书记马丽华逐村了解农资短缺情况并一一做好记录,回到镇里立即向镇党委汇报,吹响“监督哨”,督促镇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技术部门迅速指导各村开展春耕春种,尽快调配短缺农资,打通运输通道,保障种子、秧苗、化肥等农资供应。
另一方面,镇纪委通过电话给各村纪检委员分派任务,让他们动员村民抓紧开始春耕春种,同时加强对村民耕作时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提醒和监督。
佃起村纪检委员魏晨在领受任务后忙得不亦乐乎。“特殊时期村民的个人防护比以往更重要,我们每天都在地里检查村民的耕作情况,提醒他们劳作间隙不扎堆、不聚集,还要求他们进家门后要立即洗手并做好个人消毒,确保身体健康。”魏晨边说边掏出手机:“防疫苦不苦,想想‘两万五’!瞧,这段日子,我每天平均得走25000步!”
“我们现在就是集中精力干农活,抓生产,把日子拉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保证今夏农作物稳产高产。”操着农具在田间地头耕作的村民于瑞冬笑着说。
在位于京郊的平谷区,同样是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这里既是农业大区,又是生态涵养区,有22万亩世界面积最大的桃林和大面积的农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耕,是现阶段全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平谷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第一时间与区农业农村局沟通,要求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结合辖区耕种特点,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监管,确保供应充足、安全可靠。同时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及销售单位,了解其复工生产、货源渠道、农资储备及销售情况。
如果说监督周期上的“长”,保障了春耕时间上的“短”。那么监督视野上的“长”,同样促进了商超对接上的“短”。
“您觉得菜品多不多,价格贵不贵啊?”平谷区纪委监委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在物美超市进行暗访时,与一位正在买菜的市民“打探”市场供应情况。
“蔬菜水果种类比前几天多了,价格也下来了。”市民的回答让该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心里对之前的监督效果有了底。
原来,疫情期间,负责监督区商务局的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把区内大中型超市“跑”了个遍。在区内某大型超市,标价5.98元一斤的白菜引得工作人员驻足沉思。“白菜的售价大幅增长,其它果蔬价格也浮动增长。”工作人员将这一问题录入台账。
“受疫情影响,我们检查中发现,农产品价格提高不少,白菜一度达到5块多一斤。商务局要重视市场供应情况,创新工作方法,保证市民的菜篮子……”在区商务局的党组会议上,该纪检监察组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与此同时,负责监督区农业农村局的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受疫情影响,平谷的农产品存在滞销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不约而同地把视野拓展到了监督单位之外的行业领域。
一边愁滞销,一边有需求,监督工作牵起了一条爱心线,拉近了农超之间的距离。
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驻局纪检监察组的建议,结合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出台相关政策,并与商务局、各乡镇街道等多个部门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建立信息长效共享机制。
区商务局则对接区农业农村局,牵头乡镇、商超搭建农产品产销“直通车”,组织电商企业开拓农产品网上销售新渠道,促进菜园与商超、电商直接对接,帮助农户解决疫情期间滞销难题。
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及时调整督导检查重点,加大对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补助资金发放和使用、春耕生产物资保障供应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以精准监督确保不误农时。(文/李大鹏 李承橙)
友情链接